【讀懂微言大義 完勝會考文言文】
114.03.07 輔導團夥伴協作計劃-四箴國中場 研習紀錄
主講人 台北市立江翠國中 陳恬伶 老師
「文言文」一直是學生的罩門,面對文言文這個大魔王,
輔導團特別邀請台北市江翠國中,同時也是《會考文言文完勝計劃》的作者陳恬伶老師來到四箴國中跟大家分享如何「完勝會考文言文」。
恬伶老師對於創意教學非常有心得。
對如何教授文言文,培養學生擁有文言文閱讀能力也非常有一套。今天,她跟老師們分享了一套閱讀SOP,
並且帶領著大家透過不同文本操作練習。
一、 文言文操作心法:
(一) 圈補主詞
(二) 文白對讀
(透過老師提供部分白話文的鷹架,
讓學生推測生難詞在上下文的脈絡底下應該是什麼意思?)
(三) 自我提問
老師備課時聯想:
1.作者的角度:為什麼要這麼寫?
2.讀者的角度:我認同作者嗎?反對嗎?
還是有什麼擴散出去的發想?
如此,才能激發出深度提問。而這也往往是初階讀者所缺乏的。
(四) 文意梳理
1. 淘汰溢出去、想太多的部分
2. 統整瑣碎訊息,摘要文章重點。
二、 實作練習:
(一) 短文 〈搜神後記‧丁令威〉
(二) 典故 〈述異記‧觀棋爛柯〉
(三) 韻文 〈樂府詩‧飲馬長城窟行〉
(四) 小說 〈白水素女〉
陳恬伶老師在創意教學上也很有想法,
在引領老師們實作的同時,也給予老師們建議:
把自我提問的部分開放給學生們討論與發表,
或許也可以激盪出有趣的火花。
恬伶老師也分享了一首以「化鶴」為靈感創作的流行歌曲,
也可以用以吸引學生的參與。
關於最近很喜歡出的雙文對讀考題,
恬伶老師比較了〈丁令威〉和〈觀棋爛柯〉二文的異同,
現場的老師更提出蟲洞的概念,激發出更有趣的火花。
本日的研習內容,是《會考文言文完勝計畫》一書中延伸而出的。透過恬伶老師的啟發和與會老師的相互討論,教學的想法和出題的靈感源源不絕地湧現!
感謝恬伶老師不辭辛苦地從台北來到台中,為我們示範了實用且有趣的文言文閱讀分析與運用。從笑話或神怪故事開始,一起帶領學生學著讀懂文言文吧!